东南网是福建省官方新闻门户网站,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核心技巧
9月2日,厦门通过举办2023年世界田径钻石联赛厦门赛,向世界展示了一张闪亮的体育名片。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厦门还有一张更“高级”的体育名片。经过30多年的发展,厦门市同安区已形成亚洲最大的健身器材制造和出口基地,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出口健身器材质量安全示范区。生产基地产业链完整,95%的生产材料及配件在一小时车程内即可找到。
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健身器材产业“蹭”西进,厦门市同安区是重要一站。经过三十年的整合发展,一些健身器材行业的人才从厦门的台商中脱颖而出,相继创办了与健身器材相关的配件公司。海峡两岸企业携手打造健身器材制造完整产业链。目前,同安区有健身器材企业及配套企业数百家,其中上述45家。
疫情三年期间,受全球经济环境影响,同安区健身器材行业经历了长达10个月的“订单满期”和长达14个月的订单“空窗期”。这个行业经历了风风雨雨。 2021年同安区健身器材企业及配套企业产值104.5亿元; 2022年产值81.02亿元,同比下降19.08%; 2023年1月至7月,完成工业总产值34.63亿元,同比下降26.12%。如果改变,它就会屹立不倒;如果不改变,就会被毁灭。遇到订单“窗口期”的企业开始积极谋划打破局面的办法。厦门同安健身器材产业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持续领跑?近日,记者来到厦门市同安区健身器材制造基地进行调查。
自主研发新产品
新秀赢得定价权
厦门同安健身器材产业拥有康乐嘉(中国驰名商标企业,全国轻工健身器材行业十强之一)、梦发力(省著名商标企业,国内最大的按摩器材企业之一)、群鑫机械、仁和体育等。在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中,仁和体育是“后起之秀”之一。
小于0.5平方米的黑色平板。板上有两个手柄。手柄一端通过绳索与板下电机相连。当拉动手柄时,电机产生不同强度的阻力,可以更换不同重量的哑铃和杠铃片。配备重物以达到各种力量训练效果,该产品被称为“数字发电站”,是流行的家庭健身器材。最高峰时卖到1万元以上。数字电站的核心在于板卡下方的伺服电机,这种电机常见于追求精度的工业设备中。伺服电机在家用健身器材上的使用在国际上还很少见。而位于同安基地的厦门仁和运动器材有限公司(“仁和体育”)可以生产该产品,并拥有独立的核心零部件。具有自主开发生产的能力。
人和体育自主研发的划船机可以自发电。东南网记者 邹伟 摄
人和体育的前身是一家为跑步机生产提供电控系统配件的公司,年产值过亿元。 2017年,创始人任仰杰转移业务,准备尝试产品端。在任洋杰眼里,“产品的小改动不是研发,重构产品才是研发”。
“你有没有想过买一台跑步机放在家里?它可以像折叠被子一样轻松地展开和存放。”仁和体育的第一款产品是铝合金全折叠免安装跑步机,于2019年推出。仅凭这款产品,仁和体育2020年就实现了销售收入2.5亿元。带回家,不用的时候就变成了‘衣架’,可以说讨神容易,送人难。”任仰杰表示,可折叠跑步机意味着在包装出口时,同样大小的集装箱可以多装2到3倍的跑步机。也因其可折叠性,新的销售方式应运而生。 “我们正在与全屋定制公司洽谈,将我们的可收装健身器材产品添加到家居装修方案中。”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整个健身器材行业经历了长达一年半的“订单荒”,仁和体育也未能幸免。连续两年,其销售收入直接“腰斩”,再“腰斩”。 “没有订单,我可以更专注于研发。”任洋杰的幽默中夹杂着无奈,但幸运的是,他重构产品的目标已经实现:2021年,人们不用电就能听歌、看视频。划船机上线,实现传统新机械向新能源机械的转变; 2022年,将发布能够感知用户步速并自动调整跑道速度的跑步机和走步机,这将更好地提高用户的安全性; 2023年,将开发出配备数字电站的伺服电机,实现从传统举重向数字力量训练的转变。
目前,人和体育已申请国内外知识产权160余项,从配件供应商成长为健身器材行业百强和厦门市专业化、创新型中小企业。受益于自主研发,仁和体育在销量上占据了更大的主导地位。
在人和体育的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调试设备。东南网记者 邹伟 摄
“以前品牌下订单时,无论采用固定单价还是固定毛利方式,都需要代工厂提供成本单,工厂赚多少利润,品牌说了算。”任仰杰说,“现在产品都是以价格来决定的,在我们手里,成本清单是不公开的,合作必须要预付款。客户不习惯预付款。你要知道,如果是与国际品牌的合作,代工厂不仅没有收到预付款,而且在与仁和体育谈判时还要向品牌支付押金,但80%的流失客户又回来了。”
“市场对轻巧紧凑的家用健身器材的接受程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这让任洋杰对公司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预计2024年仁和体育销售额将突破2.5亿元。”
在这个以OEM业务为主的基地里,像仁和体育这样的企业并不多见,但却是这个行业的新兴趋势。据统计,同安区健身器材企业自主品牌比例占18.4%。对此,同安区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积极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标准水平,走品牌化经营路线,增强产品附加值和危机应对能力。同安区还加大了对健身器材企业参展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积极走出去,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推行“享受而不应用”的惠企政策,让惠企效益最大化,帮助企业转型升级、迈上更高台阶。
通过跨行业合作寻找商机
曲线转向零售端
与人和体育仅一街之隔的厦门群鑫机械工业有限公司(简称“群鑫机械”)是早期在厦门投资的台资企业。现已成长为国际大型健身器材研发、设计、制造商。并成为厦门体育产业“走出去”的主力军。
厦门群鑫机械工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测试、体验新产品性能。东南网记者 邹伟 摄
“受疫情影响,2020年我们的订单翻了一番,工厂24小时工作的52台焊接机器人根本无法应对这么多订单。我们有应对市场变化的经验,基地里很多企业都扩大了自己的产能。”招聘工人和厂房为了满足巨大的需求,我们评估了一些焊接和喷漆工艺并将其移交给了我们的合作伙伴。”群鑫机械总经理方俊雄分析,主机厂利润不高,扩大生产需要业务持续稳定。支持。 “我们有一个非常稳定的客户,以前每个月都会下两个集装箱的订单,今年6月份我才再次收到他的订单,距离上次下订单已经过去14个月了。”方俊雄的决定让他感到自豪。群鑫机械挺过了“订单荒”。 “铸造厂的产能常年都排满了,我们不能停下来提升自己,这段时间正好是我们‘修炼内功’的时候。”
从办公系统的数字化,到自动化生产线的设置,再到产品生产精度的提高,群鑫机械都进行了优化。 “原本78亿元的产值需要2000名员工,现在只有800名员工;全行业平均交货周期是55天,我们只需要40天,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接一些急单,提供相应的仓储费用也有所降低。”方俊雄说。
群鑫机械的员工正在组装跑步机。东南网记者 邹伟 摄
然而,群鑫机械的升级并不止于此。 “起初,群鑫机械的订单大部分来自海外,近年来,来自中国大陆的客户逐渐增多。”更让方俊雄惊讶的是,“海外客户大部分是品牌商和渠道商,但内地客户其实来自跨境。”港交所上市第一股体育科技股Keep就是其中之一。方俊雄表示,群鑫机械看好在线定制课程与传统健身器材的融合,出资2000万元认购对于Keep股份来说,从品牌代工厂到成为基石投资者,“这是我们公司向零售用户转型的曲线。方式”。
通过与Keep的合作,方俊雄观察到,产品更加简化的设计、更加互动的融合,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健身器材的市场需求。 “骑上动感单车,选择定制课程,跟随教练指导,体验沉浸式骑行。打破传统的单一踩踏模式,让运动变得不那么枯燥,更专业。”方俊雄说,“能在网上观看健身指导视频的人很大程度上需要健身器材。与传统零售一对一的客户开发相比,这种跨行业合作的客户开发效率更高。”
在群鑫机械的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完成订单。东南网记者 邹伟 摄
“引导企业实施双循环战略,加大国内市场开发;引导企业进行品牌经营、升级商业模式,将是同安区未来对健身器材产业实施扶持的重点。 ”同安区副区长黄祖南表示,同安区通过举办电商直播、贸促会等活动促进消费,积极引导企业改变原来以批发为主的经营模式,参与新零售领域。同时,加大对企业市场开拓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抓住跨境电商机遇。为企业发展提供新机遇,为品牌出海搭建新渠道。
记者手记
创新变革转型升级
邹文杰
厦门同安健身器材产业目前面临发展困境。不过,挑战与机遇并存,订单下降或许会激发新的经营思路,倒逼企业努力寻找生存和突围之道。这并不是该行业第一次转型。据厦门群鑫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方俊雄介绍,群鑫机械在告别早期腹轮、分体机等低端产品后,进入跑步机、动感单车生产领域。中国大陆的体育人口普及率仅为3%,而欧美发达国家则达到40%。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没有核心技术和竞争力,仍然想通过订单量摊薄成本来赚取薄利的健身器材企业将很难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那些有能力寻找新赛道、做出改变的企业,就有了更多的选择。我们看到,无论是像“壮士断腕”那样走自主研发之路,还是通过新的合作模式从OEM“尝到”新零售,这些都是走出困境的出路。
企业努力,政府帮助。同安区政府也一直在探索和寻求有效措施,尽力减少外部环境变化和行业自身缺陷对行业的影响。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创新、变革、转型升级始终是制胜之道。
专家点评
风雨过后彩虹现,化危为机抢占市场
郑志强
中国体育产业协会副会长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教授
体育用品制造业是厦门市和福建省体育产业的基石,同安区的健身器材产业占厦门体育产业的半壁江山。走出困境,必须充分发挥同安“全国健身器材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体育用品、体育用品)”等体育产业基地的聚集效应。健身器材)”。依托体育产业现有集聚优势和发展潜力,以骨干企业为核心,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链,完善配套配套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持续提升体育产业竞争力。集聚效应。
“智能健身+健康服务”、“装备制造+数字化管理”、“产品+智能+服务”等新应用场景是体育智能制造的新方向。同安区健身器材产业要加快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要鼓励企业积极引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尽快从传统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向“生产+服务”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企业转型。
要高度重视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同安区的健身器材企业曾经出现过“墙内开花、墙外飘香”的情况。然而,新时代“双循环”格局下,外贸环境的变化,使得传统的以量取胜的“OEM”模式难以为继,而国内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亟待挖掘。紧急敲击。同安区健身器材企业要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提高营销能力,使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加适应日益个性化、品质化、差异化的体育消费需求。
东南网出品
总策划:曾武华
导演:徐尚福
策划:王向南 林文静
记者:文杰 邹伟 通讯员 杨新亮 黄静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61jw.com/html/tiyuwenda/8975.html